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乳腺大汗腺病变中的肌上皮细胞改变2例临床病理观察 收藏

乳腺大汗腺病变中的肌上皮细胞改变2例临床病理观察

Myoepithelial changes in breast apocrine lesions: report of two cases

作     者:吴焕文 刘旭光 滕梁红 李俊杰 王婧 张卉 庞俊译 梁智勇 WU Huan-wen1 , LIU Xu-guang1 , TENG Liang-hong2, LI Jun-jie1 , WANG Jing1 , ZHANG Hui1 , PANG Jun-yi1 , LIANG Zhi-yong1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53 

出 版 物:《诊断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25卷第3期

页      面:165-16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乳腺大汗腺病变 肌上皮 病理诊断 免疫表型 

摘      要:目的结合文献探讨乳腺大汗腺病变中的肌上皮细胞改变。方法对2例罕见乳腺大汗腺乳头状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 70岁,女性。病变为直径0.9 cm囊实性结节,镜下表现为界限清晰的硬化性乳头状病变,伴广泛的大汗腺化生。大汗腺化生区域,肌上皮细胞不明显,且p63及CD10染色完全阴性,而SMA、S-100、CK14、CK5/6染色均能够显示连续完整的外周及乳头轴心肌上皮细胞层。例2 60岁,女性。病变为直径4.5 cm囊实性结节。镜下结节呈囊性,囊腔周围可见厚的纤维性包膜,囊内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或筛状,可见明显的纤维血管轴心及大汗腺特征,局部有小灶性坏死及钙化。免疫组化染色p63、CD10、calponin、CK5/6、SMA、S-100、CK14在乳头轴心及囊腔外周均未发现肌上皮细胞,前哨淋巴结活检未见转移。2例最终诊断:例1,乳腺硬化性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大汗腺增生,例2,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大汗腺亚型)。随访7个月及41个月均无复发。结论乳腺良性大汗腺病变可发生异常的肌上皮细胞改变,出现部分甚至所有肌上皮细胞标记阴性以及肌上皮细胞的部分或完全缺失。除应用多种肌上皮细胞标记物外,乳腺大汗腺病变(尤其是大汗腺乳头状病变)的病理诊断需要结合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等进行综合判断。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