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景观连接度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收藏

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景观连接度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Dynamic Change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Landscape Connectivity for Natural Wetland in Yellow River Delta

作     者:吴晶晶 栗云召 于良巨 高猛 吴晓青 毕晓丽 WU Jingjing;LI Yunzhao;YU Liangju;GAO Meng;WU Xiaoqing;BI Xiaoli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1400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烟台264000 

出 版 物:《生态环境学报》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8年第27卷第1期

页      面:71-7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3001[工学-环境科学] 07[理学] 08[工学] 0705[理学-地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71)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KFJ-STS-127) 

主  题:景观连接度 自然湿地 驱动因素 黄河三角洲 

摘      要:景观连接度用来度量景观空间单元之间的连续程度,它同具体的生态过程相结合可有效表征景观的功能特性。已有景观连接度的研究往往缺乏长时间序列动态变化的分析,且从不同区域尺度开展的研究也较少。同时,关于影响景观连接度变化的驱动因素还未有明确解释。因此,文章基于1991—2013年6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基于图论的指数方法测度景观连接度,对黄河三角洲整体以及自然保护区一千二管理站和黄河口管理站、垦利农业生态区、河口农业生态区和胜利油田区5个区域内自然湿地景观连接度的时空变化格局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自然湿地景观连通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1—2013年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548.75 km^2,景观连接度整体较低且呈现下降趋势,最大可能连接度指数不足0.1。期间,垦利农业生态区、河口农业生态区和胜利油田区的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严重,景观连接度下降明显。到2013年,这3个区域的自然湿地景观连接度全部下降至0.01以下。而一千二管理站和黄河口管理站内自然湿地的面积与景观连接度却有所增加,其中,一千二管理站自然湿地的景观连接度均在0.5以上,黄河口管理站自然湿地的可能连接度也从0.203增加到0.360。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耕地、人工湿地以及油田、道路等建设用地是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连接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区内湿地景观连接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建议扩大保护区范围,增加踏脚石斑块,保持水系连通以提高景观连接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