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紫斑牡丹花、叶抗菌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 收藏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紫斑牡丹花、叶抗菌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

Exploration 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flowers and leaves from Paeonia rockii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作     者:包雅婷 王玥 任晓东 黄林芳 曾锐 BAO Ya-ting;WANG Yue;REN Xiao-dong;HUANG Lin-fang;ZENG Rui

作者机构: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学院加利福尼亚9252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 

出 版 物:《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年 卷 期:2018年第43卷第4期

页      面:779-78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Q2017YFC170295)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SZ0131) 四川省基础研究项目(2015JY0009)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27B07) 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CSC201500850007) 四川省阿坝州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YYJS2017004)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科学研究项目(CX2017SZ097) 

主  题:紫斑牡丹 网络药理学 抗菌活性 分子对接 

摘      要:该研究考察紫斑牡丹花、叶的抗菌活性,筛选其抗菌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抗菌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抗菌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甲醇、乙酸乙酯提取紫斑牡丹花、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其次,利用Uniprot数据库找到相对应的基因靶点,并通过RCSB网站寻找相对应的蛋白亚型的PDBID以及小分子结构为受体,前期已鉴定的紫斑牡丹花、叶化学成分以PubChem等数据库进行结构确认,通过Chem Draw,Avogadro和Discovery Studio Visualizer软件进行配体的构建,采用QuickVina2.0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借助Cytoscape3.5.1软件绘制活性成分与抗菌靶点网络图,使用Uniprot在线数据库进行靶点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紫斑牡丹花、叶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紫斑牡丹花甲醇提取物具有最强的抗菌作用。网络分析表明紫斑牡丹花、叶中筛选得到活性成分29个,抗菌靶点18个。通过紫斑牡丹花、叶活性成分与抗菌靶点网络数的比较,预测其抗菌成分主要是黄酮和酚酸,抗菌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该研究通过体外抗菌实验和网络药理学的筛选,发现紫斑牡丹花、叶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为紫斑牡丹花、叶抗菌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