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殷墟青铜时代人群颅骨表型的数量遗传学分析 收藏

殷墟青铜时代人群颅骨表型的数量遗传学分析

The quantitative genetic analysis of craniometric phenotype of Yinxu population, Anyang

作     者:贺乐天 刘武 Letian He;Wu Liu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出 版 物:《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18年第63卷第1期

页      面:78-8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历史学] 060305[历史学-专门史与整体史] 0603[历史学-世界史]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PB05)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32311KYSB20160004)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30102,41672020) 

主  题:殷墟 青铜时代 颅骨测量表型 数量遗传分析 基因流 

摘      要:安阳殷墟是商朝晚期的都城所在地,该遗址出土的大量人骨标本对于研究晚商时期的殷都乃至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的人群结构及人群历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以往研究多从人种的角度探讨殷墟遗址的人群结构,并提出在中小墓和祭祀坑标本组中都混有与本地人群颅面部形态差异明显的个体.但这些研究较少关注标本组颅面部测量性状的内部变异以及基因交流对人群结构的影响.本文采用数量遗传分析方法对殷墟遗址出土的212例颅骨,以及与其时代相近(或稍早)的9处遗址出土的411例颅骨标本的部分测量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大多数殷墟中小墓出土的标本与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群具有更近的遗传关系,且该人群与商文化控制区域内的人群间存在非常频繁的基因交流;(2)西北岗祭祀坑组标本的颅面部形态变异程度较高,大多数祭祀坑组个体与夏商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居民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其中也包含了一批来自内蒙古长城地带、甘青地区以及中国北方区域以外的个体,但并未显示出受到大量欧洲及大洋洲人群影响的情况;(3)在夏商之际的中国北方地区,人群间的基因交流很可能受到了地理因素的限制,不同地理单元内的人群间基因交流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基于这些发现,作者认为由于人群内部的表型变异非常大,以往研究提出的运用种系分组来探寻人群外来基因影响程度的可靠性需要进一步证实.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