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1956~2012年浙闽登陆热带气旋降水精细化观测统计分析 收藏

1956~2012年浙闽登陆热带气旋降水精细化观测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ccurate Observations of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in Zhejiang and Fujian Provinces from 1956 to 2012

作     者:王坚红 姜云雁 崔晓鹏 沈新勇 任福民 WANG Jianhong;JIANG Yunyan;CUI Xiaopeng;SHEN Xinyong;REN Fumin

作者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出 版 物:《大气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年 卷 期:2018年第42卷第1期

页      面:16-3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452804 2015CB453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5056 41530427 41276033 上海台风研究基金课题项目2013ST01 

主  题:热带气旋 降水分布特征 浙、闽两省 精细化观测 统计分析 

摘      要:选取我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登陆数目多、经济发达的浙江和福建两省,利用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结合热带气旋降水客观分离方法,对1956~2012年(共57年)浙、闽两省沿海登陆热带气旋降水开展客观分离,统计分析热带气旋登陆期间降水精细化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平均路径在登陆前6小时至登陆后24小时呈西北行,累积降水具有明显非对称分布特征,与主要水汽辐合区相吻合,登陆后24小时至48小时的降水分布与鄱阳湖水体以及局地地形有密切联系;伴随登陆进程,降水分布呈现显著变化,登陆前,浙、闽两省降水较强;登陆后,降水范围向内陆扩展到浙、闽两省以外地区;登陆点聚类分析指出,所有类别的较强降水时段均位于登陆前12小时至登陆后6小时,但不同类别的降水分布和演变特征具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与局地地形和热带气旋环流所处位置关系密切;小时强降水统计分析显示,伴随着登陆进程强降水频次分布逐渐变化和向内陆地区推进,高频次强降水主要出现在登陆前、后6小时的浙、闽两省沿海地区,且以两省交界附近地区最为集中,与该地区明显的高大地形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两省各台站由登陆热带气旋带来的小时降水极值差异较大,从10到143 mm均有分布,大部分极值在30至60 mm之间。其中,极值大于50 mm的站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在浙、闽交界处较为集中,与小时强降水的频次分布一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