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深反射大炮数据揭示北秦岭—渭河地堑—鄂尔多斯南部Moho格架 收藏

深反射大炮数据揭示北秦岭—渭河地堑—鄂尔多斯南部Moho格架

Near vertical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reveal the sketch of Qinling Mountains orogenic belt-Weihe garben-Ordos block's Moho by big charge shots

作     者:李洪强 高锐 王海燕 李文辉 卢占武 侯贺晟 熊小松 Li Hongqiang;Gao Rui;Wang Haiyan;Li Wenhui;Lu Zhanwu;Hou Hesheng;Xiong Xiaosong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出 版 物:《地质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6年第51卷第1期

页      面:67-7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理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基  金: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编号:SinoProbe-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574094)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1514)资助 

主  题:莫霍面 秦岭造山带 深地震反射 大炮 近垂直反射剖面 

摘      要:根据深地震反射数据的反射特征对布置在北秦岭—渭河地堑—鄂尔多斯南部的10个大炮(药量≥500kg)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反映下地壳—莫霍面结构的单次覆盖剖面。初步解释结果显示:在北秦岭,莫霍面反射的双程走时约为13s,自南向北缓慢抬升变浅,可能表示秦岭正在经历造山后的均衡演化过程;进入渭河地堑,莫霍面加深至15s左右,可能表明新生代形成后的莫霍面受到了强烈的挤压作用,渭河地堑两侧的莫霍面呈不对称上隆;在鄂尔多斯地块南部,莫霍面反射为14s左右,向北有逐渐抬升的趋势,但变化平缓,130~140km两侧的莫霍面具有显著的反射特征差异,可能代表了渭河地堑和鄂尔多斯地块南部的深部界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