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亚湾底拖网海洋生物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收藏

大亚湾底拖网海洋生物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marine organisms from benthic trawling in Daya Bay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作     者:张敬怀 高阳 时小军 吕向立 Jinghuai Zhang Yang Gao Xiaojun Shi Xiangli Lu

作者机构: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广州510300 

出 版 物:《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

年 卷 期:2017年第25卷第9期

页      面:1019-103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0703[理学-海洋生物学]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713[理学-生态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6179 41776172) 

主  题:南中国海 大型底栖生物 定性调查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 

摘      要:为了能够掌握大亚湾物种多样性状况,本文利用2004–2015年大亚湾底栖生物调查底拖网数据,研究了该海域的生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04–2015年共获得海洋动物429种,隶属于10门16纲175科309属,各航次物种数变化范围在75–114种之间,不同年份、季节均以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鱼类为主要生物类群;大亚湾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春季在2007年前基本呈现海湾西部高于东部的趋势,夏季在2008年前则呈现向海湾西南部升高的趋势,之后不同季节则基本呈现湾口高于湾内北部、东部高于西部的趋势;大亚湾的主要优势种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春季常以鳞片帝汶蛤(Timoclea imbricata)或波纹巴非蛤(Paratapes undulatus)优势度最高,夏季2004–2007年间优势度最高的优势种经常变化,2008年后则以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优势度最高,秋季棒锥螺或鳞片帝汶蛤优势度最高;2004年后大亚湾底拖网物种多样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特别是海湾北部物种多样性下降严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大。目前,大亚湾的局部区域承担了整个海湾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功能,底栖生态系统相对更加脆弱。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