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利用原位红外光谱确证Ru/SBA-15的加氢活性位点(英文) 收藏

利用原位红外光谱确证Ru/SBA-15的加氢活性位点(英文)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sites for hydrogenation over Ru/SBA-15 using in situ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作     者:沈行加 吴先元 江大好 李小年 倪珺 Hangjia Shen;Xianyuan Wu;Dahao Jiang;Xiaonian Li;Jun Ni

作者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4 

出 版 物:《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催化学报(英文))

年 卷 期:2017年第38卷第9期

页      面:1597-160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5[工学-工业催化]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21303163)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LY13B030006,LY17B060006) the Qianjiang Talent Project in Zhejiang Province(QJD1302011)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of Zhejiang Provin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Y201328681)~~ 

主  题:Ru/SBA-15催化剂 原位红外光谱 加氢反应 活性位点 氢溢流 

摘      要:Ru/SBA-15催化剂具有高的氢气活化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加氢和氢解反应中.一般认为Ru/SBA^-15催化剂的高活性与金属Ru的高分散有关,然而有研究发现在氧化硅载体上还存在溢流的氢,这部分溢流氢也很可能参与加氢和氢解反应.这就产生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1)Ru/SBA^-15的催化加氢活性中心是什么,是金属Ru还是载体SBA-15;(2)在金属Ru上解离的H是如何迁移到载体上的.因此,加氢活性位点及其形成机理的确认对理解Ru/SBA^-15催化剂的高活性至关重要.原位红外光谱可从分子层面研究在工作状态的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状态,进而推测可能的反应机理.通过与催化剂Pd/SBA-15,Ru/Al_2O_3和SBA-15比较发现,在氢气氛围中Ru/SBA-15催化剂的原位红外谱图中存在一个独特的位于1996cm^(-1)的峰.由于在Pd/SBA-15,Ru/Al_2O_3和SBA-15上都不存在这个峰,因此该峰的形成是金属Ru和SBA-15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外,Si–O键在位于1866 cm^(-1)的合频峰不随氢气氛围变化而变化,因此可排除这个峰属于Si–O键振动的倍频峰.为了排除该峰的产生是由于CO的吸附,我们采用脉冲引入CO的方法,发现在低的CO覆盖率下,红外谱图中位于2068 cm^(-1)处出现了一个CO在Ruδ+上的线性吸附峰.随着CO覆盖率增加,该峰逐渐蓝移至2075 cm^(-1),同时位于2132 cm^(-1)处的峰强度增强了,这两个峰都归属于Run+(CO)x物种的振动峰.这些CO的化学吸附强度都很高,即使在He气中吹扫1 h后仍然存在,而1996 cm^(-1)峰的形成是可逆的.此外,低CO覆盖率下生成的吸附峰(2068 cm^(-1))的强度低于1996 cm^(-1)峰的强度,因此可以排除1996cm^(-1)峰属于CO吸附峰的可能.既然1996 cm^(-1)峰的形成是可逆的,将这个峰归属于载体上氢的可能性也可排除,因为形成载体上氢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另外,形成1996 cm^(-1)峰的速率还证明了这个峰不属于金属Ru上吸附的氢,因为金属Ru上氢的吸附是很快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推断1996 cm^(-1)峰应该指认为在Ru和SBA-15界面处位点的红外峰.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制备了不同Ru负载量的Ru/SBA-15催化剂,发现这个界面处位点峰的峰面积与金属Ru颗粒在载体上形成交界面的周长成正比,而峰达到稳态所需时间与Ru颗粒大小成反比.这说明H2在金属Ru上发生解离吸附后迁移到Ru和SBA-15界面处,形成了Ru–H–Si物种.当金属Ru的颗粒比较小时,与载体形成交界面的周长小,Ru–H–Si物种的数量少,体现在红外谱图上峰的峰面积小,但解离的氢迁移到该界面所需时间变短了.当金属Ru的颗粒比较大时,与载体形成交界面的周长大,Ru–H–Si物种的数量多,1996 cm^(-1)峰的峰面积大,但解离氢的迁移慢了.此外,H-D交换实验还证明这个界面处的位点具有加氢活性.与文献报道的孤立Si–H物种的红外峰位置比较发现,Ru–H–Si物种具有明显的峰红移现象,说明该物种中的Si–H键活性很高,这可能是由于金属Ru将电子转移至Si–H键的结果.总之,以上结果清晰地表明这个1996 cm^(-1)峰归属为结构是Ru–H–Si的活性位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