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极洲冰盖表层雪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带
作者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 and Antarctic Climate and Ecosystems CRCTasmania7001Australia
出 版 物:《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04年第49卷第17期
页 面:1755-1761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 上海市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专项资金 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
主 题:冰盖 东南极 物质来源 表层 地球化学特征 气旋 海盐 比值 含量 可溶性
摘 要:依据在东南极洲冰盖采集的表层雪样品, 分析获得氢氧稳定同位素比值、可溶性杂质——阴阳离子含量、不可溶性杂质——微粒含量, 探讨东南极洲冰盖表层雪的地球化学特征. 目的是研究东南极洲冰盖表层雪的地球化学分区以及不同区域对应的物质来源和水汽输运途径. 研究发现, 从冰盖边缘到内陆, 反映水汽来源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比率系数S1, d1 (d D = S1d 18O + d1) 的关系在海拔2000 m附近出现转折; 表层雪中Cl-/Na+的重量比值在海拔2000 m以下接近海盐中Cl-/Na+的重量比值, 2000 m以上则高于海盐中的比值达两倍; 非海盐性的Ca2+离子和细颗粒微粒含量在2000 m以上升高. 2000 m以下随海拔增高, 可溶-不可溶性杂质含量减少. 在海拔800 m以下的大陆冰盖沿岸区为高杂质含量区. 结合物质输运过程, 上述特征说明, 在东南极洲冰盖海拔2000 m以上是大尺度经向环流作用区, 物质来源于远源输运. 2000 m以下是中尺度高纬海洋和冰盖边缘带强气旋作用区, 输运的物质来源于高纬海区. 其中, 800 m以下是沿岸气旋作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