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南淝河沉积物可转化态氮赋存形态及其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 收藏

南淝河沉积物可转化态氮赋存形态及其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

Transferable nitrogen forms in sediment from Nanfei River and its impacts on overlaying water quality

作     者:王育来 胡芸芸 杨长明 王雅萍 WANG Yulai;HU Yunyun;YANG Changming;WANG Yaping

作者机构: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马鞍山243002 同济大学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出 版 物:《环境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17年第11卷第9期

页      面:5057-506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8002)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6A096)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YRWEF201501) 

主  题:南淝河 排口类型 氮赋存形态 上覆水 

摘      要:为了探讨黑臭河道沉积物可转化态氮(TF-N)的赋存对上覆水的影响,以典型黑臭水体——南淝河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提取的方法将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分为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浸提态氮(WAEF-N)、强碱浸提态氮(SAEFN)和强氧化剂浸提态氮(SOEF-N),研究南淝河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形态受排口类型和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及其与上覆水氮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淝河沉积物可转化态氮以TF-NO-3-N为主,占TF-N的88.57%±6.13%,而TF-NH+4-N仅占TF-N的11.43%±6.13%;从赋存形态的角度看,南淝河沉积物中SOEF-N相对含量最高(57.48%±3.67%),WAEF-N次之(26.16%±3.10%),SAEF-N和IEF-N较少,其相对含量分别为10.30%±4.85%和6.05%±1.73%;沉积物中TF-NH+4-N含量受排口类型的影响较为敏感,且4种赋存形态氮含量受排口类型影响的规律各不相同。另外,pH值和有机质含量对IEF-N影响较大,而CEC影响着WAEF-N含量。上覆水中溶解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含量与沉积物IEF-N含量之间的显著相关(P0.05),表明沉积物中IEF-NH+4-N赋存含量越多,释放到上覆水体的可能性越大。研究结果表明黑臭水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调控沉积物可转化态氮形态给黑臭水体内源污染控制提供新思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