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作诗免罪”母题的社会政治功能及其负面影响 收藏

“作诗免罪”母题的社会政治功能及其负面影响

The Social Political Functions and Its Reactionary Value on the Motif of “Poem Exemption”

作     者:王立 刘畅 WANG Li;LIU Chang

作者机构: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中文系 

出 版 物:《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17年第40卷第5期

页      面:16-2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作诗免罪”母题 生命创造力 社会政治功能 自私基因 负面影响 

摘      要:作诗免罪是赋诗行为的交流与娱乐功能的世俗性延伸,具有更现实而实用的存在价值。唐宋时代作诗免罪渐趋成为科举取士政治功能的社会化扩张,诱导并掌控了读书人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取向。明清时期,作诗免罪母题秉承前代并被反复言说,是文人理想生存环境的文本化表现。文人以操纵文字之术交换个体自由,是文人群体的特权,民间化的有益交换。文人针对女性与弱者的代作诗免罪行为,是其行侠仗义的另类表现。作诗免罪的利他取向,使政治权力分享神圣生命个体的自私基因得以遗传复制与集体认同。凭借自身不凡的操纵文字之术获得狂欢化艺术效果,是政治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文本化表现。母题在固化人治社会伦理,有效地阻碍了社会的创造性进化,实现了社会政治行为的反社会公平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