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矮秆基因分布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收藏

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矮秆基因分布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Distribution of Dwarf Gene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Agronomic Traits in Bread Wheat from the Yellow and Huai Wheat Region

作     者:周晓变 赵磊 陈建辉 阳霞 王永彦 张香粉 闫雪芳 董中东 崔党群 陈锋 ZHOU Xiaobian;ZHAO Lei;CHEN Jianhui;YANG Xia;WANG Yongyan;ZHANG Xiangfen;YAN Xuefang;DONG Zhongdong;CUI Dangqun;CHEN Feng

作者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 

出 版 物:《麦类作物学报》 (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

年 卷 期:2017年第37卷第8期

页      面:997-100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071007[理学-遗传学] 0901[农学-作物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090102[农学-作物遗传育种]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101802)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74100510001)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61100110500)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4IRTSTHN010) 

主  题:普通小麦 矮秆基因 分子标记 农艺性状 优良基因型 

摘      要:为了进一步阐明多个矮秆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小麦农艺性状的关系,运用分子标记对来自我国黄淮麦区的246份小麦种质资源中6个矮秆基因位点(Rht1、Rht2、Rht4、Rht8、Rht9及Rht12)分别进行了检测,同时连续3年调查参试材料株高、穗长、穗下节长、小穗数、旗叶长、旗叶宽、穗粒数、粒长、粒宽和千粒重共10个农艺性状,分析了不同矮秆基因位点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矮秆基因在黄淮麦区小麦中均具有广泛分布,其中含有Rht1和Rht2基因的小麦品种分布最广。分析矮秆基因位点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发现,在Rht1位点,Rht1-B1a和Rht1-B1b两种基因型间的株高没有显著差异;在Rht2位点,拥有Rht2-D1b类型的小麦品种所有年份间的株高和穗下节长较低,但千粒重较高,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排除Rht1和Rht2基因效应后,Rht4、Rht8、Rht9和Rht12位点对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不同农艺性状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Rht4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株高和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且Rht4-B1b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Rht8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穗下节长、穗长和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且Rht8-D1b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Rht9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株高和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且Rht9-A1a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Rht12基因位点主要对小麦千粒重和穗长具有重要影响,且Rht12-A1a类型为相对优良的基因型。进一步分析发现,6个位点中对株高影响最大的是Rht2基因,其次是Rht4基因;有4个位点(Rht1、Rht2、Rht8、Rht12)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其中Rht2基因的影响最大。分析除Rht1外其他5个位点优良基因型在不同时期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发现,从早期历史品种、近期历史品种到现代品种,不同位点优良基因型分布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优良矮秆基因型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选育中的利用逐渐增加,尤其是82.9%的现代小麦品种已含有Rht2-D1b类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