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ERK蛋白磷酸化在局部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意义 收藏

ERK蛋白磷酸化在局部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RK Phosphorylation in Locally Advanced Colon Carcinoma

作     者:王海英 彭瑞清 伍小军 丁娅 张星 万德森 张晓实 WANG Haiying;PENG Ruiqing;WU Xiaojun;DING Ya;ZHANG Xing;WAN Desen;ZHANG Xiaoshi

作者机构: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市510060 

出 版 物:《中国肿瘤临床》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年 卷 期:2008年第35卷第10期

页      面:570-57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863计划(编号:2007AA02120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05001693) 

主  题:p-ERK蛋白 结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MAPK 

摘      要:目的:尽管MAPK通路异常活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该通路在肿瘤特定阶段的具体作用尚缺乏研究。本文研究该通路活化在ⅢB期结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2002年5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手术切除的ⅢB期结肠癌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粘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K蛋白磷酸化状态,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p-ERK1/2蛋白出现于细胞浆和(或)细胞核。在56例ⅢB期结肠癌患者中,癌旁正常肠粘膜几乎无ERK蛋白磷酸化。与癌旁正常粘膜相比,26例(46.4%)癌组织处于ERK高磷酸化状态(P0.001),29例(51.8%)癌组织的ERK磷酸化水平无变化,1例(1.8%)癌组织处于低磷酸化状态。ERK1/2蛋白磷酸化状态与ⅢB期患者年龄、性别、部位及病理分级无关。癌组织ERK高磷酸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患者年龄、性别、部位及病理分级与生存率无相关性。结论:局部晚期结肠癌组织中MAPK通路可能不是控制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键信号通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