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营养源对主养草鱼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碳/氮转化的影响
The effects of two nutrient sources on the 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N trophic shift in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poly-culture ponds作者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 池塘健康养殖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 版 物:《水产学报》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年 卷 期:2017年第41卷第8期
页 面:1286-129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801[农学-水产养殖] 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基 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62015PY119) 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5042016054) 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2016150)~~
主 题:草鱼 池塘养殖 营养循环 转化效率 碳氮比 稳定同位素
摘 要:为探讨主养草鱼池塘主要生源要素的营养循环过程与能量转化效率,本实验运用稳定同位素(δC、δN)与C/N分析技术,研究两种不同投喂营养源(苏丹草、人工饲料)对主养草鱼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C-N营养转化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投喂营养源对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投喂苏丹草更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群落增长。在投喂苏丹草的池塘,绝大部分苏丹草的能量被草鱼、团头鲂所利用(84%),而鲢、鳙利用较少(6.8%)。苏丹草对水体中颗粒有机物(POM)贡献了7.4%的能量。在投喂人工饲料的池塘,70.9%的人工饲料能量被草鱼和团头鲂利用。由于人工饲料的颗粒性特征,有少量饲料形成的碎屑被鳙利用(5.1%),另有8.1%和12%的能量分别贡献于POM和沉积物。研究表明,两种饲料源的营养元素首先被草食性鱼类利用,其次通过水体中浮游生物以及残饵、鱼类粪便传递给滤食性鱼类,最后归于沉积物。与人工饲料相比,苏丹草的营养元素更多被鱼类利用,较少浪费于沉积物中,其传递到沉积物的过程较慢。鱼类的能量转化与投喂的饵料密切相关,投喂苏丹草池塘的鱼类能量转化效率要高于投喂人工饲料的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