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国内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发现和所进行的调查研究 收藏

国内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发现和所进行的调查研究

TheDetectionandStudyon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inChina

作     者:林成水 曾昭鸿 曾凝梅 郭维植 Lin Cheng-shui;Zeng Zhao-hong;Zeng Ning-mei

作者机构: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 

出 版 物:《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年 卷 期:1996年第17卷第5期

页      面:264-26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主  题:产肠毒素 大肠杆菌 霍乱样腹泻 检测 兔肠结扎法 

摘      要:作者于1974年在国内首先从霍乱样腹泻病人中检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霍乱样腹泻病人ETEC检出率高达36.48%,急性腹泻病人检出率为20.18%,外环境和海产品检出率为19.74%。产不耐热肠毒素(LT)菌株以37-42℃培养4天产毒量最多;兔肠结扎时,注入兔肠段的培养液或无菌肠毒素液,在肠段中作用24小时积液量最多,且每次试验都出现阳性反应。用5cm或10cm兔肠结扎段检测LT,其结果相似;每5cm肠段注入培养菌液或无菌肠毒素液,以1.00-3.00ml效果较好。pH4.0或温度50℃时,对LT有明显破坏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