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强度的时空演化机制分析 收藏

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强度的时空演化机制分析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intensity of influenza a (H1N1) epidemics in Chengdu

作     者:任书华 杜长慧 马林 冯戈 陈文伟 杨才彬 王正洪 王凯 潘真真 梁娴 REN Shu-hua;DU Chang-hui;MA Lin;FENG Ge;CHEN Wen-wei;YANG Cai-bin;WANG Zheng-hong;WANG Kai;PAN Zhen-zhen;LIANG Xian

作者机构: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新分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出 版 物:《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

年 卷 期:2017年第21卷第7期

页      面:660-66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质检公益性科研项目(201210046) 成都市卫生计生委科研项目(140206) 

主  题: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 流感,人 疾病传播 

摘      要:目的探析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简称H1N1)的时空传播机制。方法利用2009年成都市H1N1数据,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和小世界网络分析探讨疫情流行强度的演化机制。结果热点时间多分布在9月中上旬。热点区数量由市中心向外呈现递减趋势,其中主城6区占据多数热点区。热点区单位大多数是学校,占单位总数的51.85%。成都市H1N1传播的小世界网络呈现以下特点:H1N1病例大致是从较偏远的外圈层流向一圈层(主城区);主城六区以入度(输入型病例)为主;三圈层、较远的二圈层均为出度(输出型病例);主城六区间的传播网络就是强连通网络,并且主城区之间输入输出病例数值均较大;主城六区和双流、温江是H1N1传播网络的核心,在H1N1的传播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结论不同圈层的区县在H1N1传播风险程度上差异较大;主城区的传播风险程度最高;学校是聚集性疫情的高危险区;在传染病疫情到来时加强这些区域及高风险单位防控措施的强度;对控制整个成都传染病疫情有重要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