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15年干季佛山一次重空气污染过程形成机理研究 收藏

2015年干季佛山一次重空气污染过程形成机理研究

Investigation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 heavy air pollution episode in the dry season of 2015 in Foshan

作     者:李浩文 张阿思 步巧利 董国业 炎利军 祝薇 范绍佳 LI Haowen;ZHANG Asi;BU Qiaoli;DONG Guoye;YAN Lijun;ZHU Wei;FAN Shaojia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州510275 广东省佛山市气象局佛山528000 

出 版 物:《环境科学学报》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 卷 期:2017年第37卷第8期

页      面:3044-305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No.2016YFC02033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163042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14BAC21B00) 佛山市气象局课题~~ 

主  题:边界层结构 小风层厚度 风廓线雷达 激光雷达 微波辐射计 佛山 

摘      要:2015年12月21—23日,广东珠三角佛山地区出现了一次PM_(2.5)重污染过程.利用佛山地区顺德、禅城、三水3个站点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结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研究了这次重污染过程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形成这次污染过程的主要原因是近地层偏南风和偏北风对峙导致水平风速减小,大气水平输送能力变差;持续时间长且强度达到3℃·km^(-1)的强逆温抑制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800 m以下超过90%的高相对湿度造成气溶胶粒子吸湿增长显著.(2)持续时间长且比较深厚的小风层是造成这次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小风层厚度是预报空气质量变化的较好工具.与地面风速相比,PM_(2.5)浓度与小风层厚度的相关系数最多能提高0.36,且具有较长的预报时效.佛山地区小风层的风速阈值为3.8 m·s^(-1).(3)这次污染过程存在两种不同的污染形成机制,污染前期(21—23日中午)主要以本地污染物累积为主,污染后期(23日下午)下风向地区(三水)的污染主要是受上风向地区(顺德和禅城)的污染输送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