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开发与性能测试 收藏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开发与性能测试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determination system for boar

作     者:熊本海 蒋林树 杨亮 潘晓花 Xiong Benhai;Jiang Linshu;Yang Liang;Pan Xiaohua

作者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北京农学院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出 版 物:《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17年第33卷第9期

页      面:174-17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82801[工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基  金: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课题(2016YFD0700205 2016YFD0700201) 北京市重大计划项目所属课题(D171100000417002) 

主  题:饲喂 控制系统 模型 种猪 性能测定 数据采集 电子识别 

摘      要:为开展种猪生产性能的智能化、自动化测定及开展种猪采食行为学研究,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集自动识别、体质量感知、采食行为数据自动采集、数据分析与处理于一体的种猪生产性能智能测定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猪只耳标识别模块、精准下料控制模块、料槽及猪只个体称质量模块、现场数据通讯模块及远程中央控制模块组成。系统机械部分主要包括饲喂站的竖直侧墙、称质量平台、活动挡板、下料机构、料仓、控制盒、出料口开关及耳标识读器等组成。电路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LPC1766,内核为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RS232读卡器接口、数据存储芯片(预设存储256 KB数据)、看门狗电路、称质量电路、外围驱动电路、JTAG接口电路及稳压电源电路。系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测量精度如下:饲喂下料没有范围限制,取决于喂料仓的储料状态,单次下料量及动态误差为93±2g;猪只体质量秤量程为0~200 kg,计量精度为10 g,称量动态误差占猪只体质量的0.5%以下,符合测定需求;2)对40头种公猪后裔的生长肥育猪饲喂测试结果表明,在25~60 kg体质量范围内,自由采食日均次数10~12次,日均采食时间78min,测试期间料肉比(FCR)为2.33:1,且生长规律符合Gompertz曲线,通过该模型预测的日增质量下降的拐点发生111~117d之间,对应的拐点体质量在63~64 kg范围内。上述实际观察及预测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测定对象的生产性能,开发的软件及硬件系统达到了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的要求;3)系统下料控制部分,首次采用雨刷电机取代早期采用的步进电机,不仅成本下降,尤其结合圆柱式刮板下料机构,降低了单次下料量,改善了下料的精度;4)系统核心芯片采用进口器件,电路设计采用多重冗余和保护电路,软件的编写采用了多重功能验证,并通过长期可靠性测试;软件和硬件的冗余设计,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消除来自电源、电机、电磁波干扰,该测定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测定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系统可长期保存或升迁,便于数据量的积累和开展种猪选育的大数据挖掘分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