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模式下沟渠底泥氮磷及有机质的赋存特征 收藏

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模式下沟渠底泥氮磷及有机质的赋存特征

Nutrients Accumulation of Ditch Sediment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in the Chaihe Catchment

作     者:吴晓妮 付登高 段昌群 WU Xiao-ni;FU Deng-gao;DUAN Chang-qun

作者机构:昆明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系云南昆明650214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出 版 物:《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17年第33卷第6期

页      面:519-52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1[工学-环境科学]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4FD0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152)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3) 昆明学院校级科研项目(XJL13012) 

主  题:种植方式 沟渠底泥 养分赋存 柴河流域 

摘      要:于旱季及雨季末期对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模式下沟渠底泥进行原位采集,分析了沟渠底泥中养分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养分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除有效磷外,沟渠底泥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全磷含量均表现为大棚蔬菜地玉米地,说明不同农田利用及管理方式是导致沟渠底泥养分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而沟渠水分条件及植被的变化则导致雨季前后沟渠底泥养分呈现不同的时空差异。沟渠养分的长期积累将影响沟渠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因此,优化农田种植方式及管理模式仍是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