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后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过... 收藏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后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过程及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peak-tend Interval in Acute STEMI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PCI With the Relationship to 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

作     者:刘吉园 牛小伟 张益铭 李欣欣 蒋均仕 马新慧 李美玲 姚亚丽 LIU Ji-yuan NIU Xiao-wei ZHANG Yi-ming LI Xin-xin JIANG Jun-shi MA Xin-hui LI Mei-ling YAO Ya-li

作者机构: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省兰州市730000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 版 物:《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年 卷 期:2017年第32卷第2期

页      面:132-13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率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Tpec)变化过程及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关系。方法:纳入接受PCI的STEMI患者494例,分别在PCI前、PCI后(1 h、6 h、12 h、24 h、48 h)、出院时记录Tpec。根据患者PCI后Tpec是否降至100 ms分为Tpec≥100 ms组(n=73)和Tpec100 ms组(n=421),比较两组患者的MVA发生率。根据患者PCI后是否发生MVA又分为MVA组(n=94)和无MVA组(n=400),分析PCI前后Tpec变化过程与MVA发生的关系。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生MVA的危险因素。结果:STEMI患者PCI后,Tpec≥100 ms组较Tpec100 ms组的MVA发生率明显增高(34.2%vs 9.3%,P0.05)。发生MVA的STEMI患者PCI后Tpec降低缓慢且呈波动趋势,而无MVA的患者在术后6 h即降至100 ms以下,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PCI后Tpec持续高于100 ms是发生MVA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4.79,95%可信区间:2.28~10.08,P0.05)。结论:STEMI患者PCI后Tpec持续降低缓慢(≥100 ms)是发生MVA的危险因素,对于STEMI患者的危险分层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