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南京江北地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泥炭层δ^(13)C记录的古气候... 收藏

南京江北地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泥炭层δ^(13)C记录的古气候变化

Paleoclimatic Change Recorded by δ^(13)C of Peat Stratumon North-bank of Changjiang River in Nanjing since Last Stage of Late Pleistocene Epoch

作     者:郑朝贵 朱诚 高华中 申洪源 马春梅 ZHENG Chao-Gui;ZHU Cheng;GAO Hua-Zhong;SHEN Hong-Yuan;MA Chun-Mei

作者机构: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出 版 物:《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6年第26卷第3期

页      面:328-33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103)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5KJ021) 

主  题:泥炭层 δ^13C 晚更新世 气候变化 南京江北地区 

摘      要:对南京江北地区林峰桥剖面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两个泥炭层有机碳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上部泥炭层和下部泥炭层1δ3C值皆较低(≤-23.79‰),部泥炭层的1δ3C值明显高于下部泥炭层。结合其它研究可知,该区全新世大暖期稳定暖湿鼎盛阶段的校正年代约在8.2~7.0 ka B.P.,在此阶段前后,表现为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低温气候环境。12.8~12.1 *** B.P.该区气温高低波动频繁期。12.8~12.7 *** B.P.和12.6~12.2ka B.P.两时段气温较低;2.7~12.6 *** B.P.阶段气温较高。12.2~12.1 *** B.P.表现为Younger D ryas之后气候的迅速增暖,可视为该区全新世开始的标志。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