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与体制机制创新 收藏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与体制机制创新

Strategic Adjustment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Policy during the Post Crisis Era

作     者:课题组 

出 版 物:《国际贸易研究》 

年 卷 期:2010年第7期

页      面:4-10页

基  金:本文系根据商务部2009年重大课题《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的部分成果改写 主要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承担。总报告撰写小组负责人李钢研究员 主要参加者白明研究员、李俊博士、崔卫杰博士等 

摘      要: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巩固贸易大国地位,加速推进迈向贸易强国进程的战略任务。为此,应在全面审视和评估目前外贸政策与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贸易政策进行的战略性调整和外贸体制机制创新。一、对外贸易政策战略性调整的方向与基本内容1.深刻认识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五大基本特征,即宏观性、统一性、协调性、政治性、国际性。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必须考虑这些基本特征及其综合性的影响,从战略性的高度对待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贸易政策的宏观性是指,它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首先,进出口贸易产生的贸易差额直接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外贸政策可以间接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这一宏观经济目标。其次,外贸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GDP和就业增加具有重要作用。最后,进出口贸易作为连接国内外市场、国内外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基本渠道,进出口政策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国内物价,达到控制通胀的目的。因此,外贸政策在宏观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应引起足够重视。贸易政策的统一性是指,它应当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且是稳定的、透明的、可预见的。统一实施指贸易管理政策的统一性、关税政策的统一性和立法的统一性。贸易政策的统一实施不仅取决于中央政府的认识和行动,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见主要体现在贸易政策的决策部门和立法部门。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见要求贸易政策调整不能过于频繁,更多运用立法手段管理贸易,每项贸易法规出台之前,要广泛地征求相关利益方(企业和协会)及相关部门的意见。贸易政策的协调性是指,它应当与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区域政策等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增强互补性,减少互竞性。首先,贸易政策与产业、投资、区域政策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但它们之间不是从属关系,贸易政策不是其他政策的简单延伸。贸易政策要与上述政策保持协调一致性,形成各种政策的互补性,同时避免各种政策目标的冲突性或互竞性。其次,贸易政策与财税、金融等政策也相互关联,涉外财税、金融政策应更多从如何支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的角度考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后,贸易政策与收入政策、消费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环保政策的关系都有相互联系的方面,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均应考虑对外贸的潜在影响,综合各种政策效应,做出最后的宏观经济决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