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太一生水》与《性自命出》发微 收藏

《太一生水》与《性自命出》发微

作     者:陈鼓应 

出 版 物:《中国哲学》 

年 卷 期:1999年第12期

页      面:30-36页

摘      要:湖北荆门市郭店楚墓800余枚竹简在黄泉之下埋藏了2300年, 终于在1998年四五月间,经由北京文物出版社印行《郭店楚墓竹简》之巨册公诸于世。这批出土简书是我们迄今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内容最为丰富的先秦哲学文献。这批竹简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原因有二:第一,出现《老子》最古的抄本;第二,出土为数众多的儒道古佚书。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约十余万字的帛书,其中帛书《老子》甲乙本最受瞩目,而郭店《老子》比马王堆帛书《老子》墓葬年代还要早100多年。据此, 郭店竹简《老子》抄本是我们迄今可见的《老子》最早的抄本,这一最古早抄本当然引起中外学者的格外关注。楚墓大批竹简中的道家著作,除《老子》三种节抄本外,另有佚文《太一生水》篇;儒家著作除《缁衣》(存于今本《礼记》)、《五行》(见于马王堆出土汉墓帛书)外,其他还有《性自命出》等七篇佚文。郭店儒简写作年代不一,各篇之间颇有出入,并非一个整体。楚墓中藏有三种《老子》抄本和《太一生水》古佚书,反映了道家在古代哲学中的主干地位;而楚墓竹简众多儒家作品中,未见涉及形而上学或任何抽象哲学理论的作品,而多是侧重宣讲人伦教化的,这反映出儒家在伦理政治文化上的主体地位。同时楚墓中将《老子》与《五行》篇放置一处,正如马王堆汉墓中将《老子》和《五行》篇等道儒作品葬入同穴一样,出现这种令人好奇的现象并非偶然,它们的并存,也反映了文化史上儒道相容或互补的历史缩影。马王堆汉墓之后,郭店楚墓又再度出土《老子》,这是令人十分称奇的事,作为百学之王的老子,经两墓的发掘,使我们得以重新确立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领衔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哲学史家一方面由于尊孔抑老的心态,另方面不自觉地以文化史代替哲学史作为陈述的主要内容。至于将老子置 于孔墨,甚而置于战国杨朱或孟子之后,那是严重地颠倒了学术发展的顺序。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中国哲学史,论说诸子学的开端,多着眼于孔子在传统文化上的承接地位,而未能重视老子在哲学理论见识上的重大突破。老子所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在文化传统上有着继承与发展,另方面在哲学创造上全然是别开生面的。如今,郭店战国楚墓的发掘,不仅使我们重新思考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作为开创者的影响,同时也使我们重新思考老子对周代传统文化的继承态度。简本《老子》问世,提醒我们应重视老子的守中思想,并提示我们,老子可能并不必然反对法制,尤其不排斥仁义学说。总之简本《老子》为老学收复大片失土,同时扩展了宽广的思想空间。这个观点我已在《从郭店简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中提出。本文专就古佚书中最具代表性的《太一生水》和《性自命出》两文,探讨其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最后谈谈楚墓中大批儒道作品并存给我们的启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