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十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收藏

“十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作     者:“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 

出 版 物:《农业经济学》 

年 卷 期:2001年第4期

页      面:138-144,162页

摘      要:“九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长期以满足温饱为基本目标的我国农业,由此将进入一个适应小康社会发展要求的新阶段。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有些是因市场条件变化而出现的,有些则是农村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表面化而引起的。积极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体制和组织创新,是农业、农村顺利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也是“十五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一、当前农业、农村中的主要问题和“十五发展的基本思路(一)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1.农产品的品质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长期形成的重数量增长、轻品质优化的农业增长,明显受到了需求的制约。2.农村就业压力越来越大。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创造新就业岗位的能力明显减弱,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受阻,农业中的就业人员总量出现反弹。3.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3年下降,农村总体上已陷入农业减收、只能靠非农产业和劳务增收的局面,多数纯农户实际已减收。农民人均家庭经营费用和生活消费支出已连续两年下降。4.农业将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1999年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只相当于1995年的80.3%,但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仍高于国际市场价。入世在即,来自这方面的压力将明显增大。5.农村社会管理系统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营体制的要求。乡(镇)、村组织基本是属于依行政区划设置的社区管理型组织,而农民要求的是能够帮助他们获得市场信息、技术和资金支持以及销售农产品的外向型经营组织。同时,乡镇设立一级完全政府后,机构、人员、开支膨胀,加重了农民负担,造成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6.以价格保护为主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农户和农产品的绝对量大,实行生产者价格保护,一是政府负担沉重,二是补贴难以直接到农民手中,三是不易使农民获得真实的供求信息。同时,这一政策也与WTO的农业条款有冲突。(二)关于“十五农业、农村发展思路中的几个问题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十五期间,有三方面问题值得特别注意:1.仍要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九五期间,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粮食生产连续5年获得好收成,暂时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导致忽视农业的倾向抬头。“九五粮食生产形势好,有其必然性,也有特殊因素。像政府大幅度提高定购价、采取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以及气候处于丰水期、暖冬期等,都不可能是经常性存在的特殊有利因素。而我国人增、地减、缺水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则是长期的必然趋势,加上当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状况对农民不利,因此“十五期间必须特别注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绝不能使农业出现大的波折。“十五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应更多地转向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农业综合素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上来。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