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黔北坳陷小草坝古油藏储层沥青成因及演化 收藏

黔北坳陷小草坝古油藏储层沥青成因及演化

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reservoir bitumen in Xiaocaoba paleo-oil reservoir,Qianbei Depression

作     者:张润合 斯春松 黄羚 包建平 马立桥 王鹏万 鲁慧丽 蒋兴超 Zhang Runhe;Si Chunsong;Huang Ling;Bao Jianping;Ma Liqiao;Wang Pengwan;Lu Huili;Jiang Xingchao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310023 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 

出 版 物:《石油实验地质》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年 卷 期:2017年第39卷第1期

页      面:99-10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2012B-0504)资助 

主  题:沥青成因 沥青演化 储层沥青 古油藏 泥盆系 黔北坳陷 

摘      要:黔北坳陷小草坝泥盆系古油藏储层沥青充填于生物碎屑白云岩的溶蚀孔洞、晶间孔及裂缝中,储层沥青为固态,沥青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在4.08%~4.14%之间,在有机溶剂中基本不溶解。沥青正构烷烃轻重比较高,一般介于1.5~9.0之间,前峰优势显著;多数沥青样品的萜烷中三环萜丰度相对于霍烷具有明显优势,这些样品甾烷中C_(21)孕甾烷和C_(22)升孕甾烷丰度相对于C_(27)-C_(29)甾烷同样具有明显优势。沥青及沥青包裹体不发荧光,红外光谱中无脂族基团和含氧基团吸收峰。沥青的物理、光学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经历了高温热演化,为热裂解成因。沥青的甾萜烷参数和碳同位素组成与筇竹寺组、龙马溪组烃源岩区别明显,而沥青碳同位素与上古生界烃源岩有很好的可比性,表明沥青的油源来自上古生界烃源岩。成藏史恢复表明,古油藏于三叠纪中晚期形成,白垩纪早期深埋裂解形成固体沥青,燕山-喜马拉雅期抬升暴露至地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