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河南省金矿成矿学研究初探 收藏

河南省金矿成矿学研究初探

作     者:杨群周 彭省临 

作者机构: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长沙410083 

出 版 物:《矿产勘查》 (Mineral Exploration)

年 卷 期:1999年第6期

页      面:696-697页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主  题:河南省金矿 金矿床 成矿学研究 矿源层 华北地洼区 地洼阶段 华中地洼区 金矿成矿 地穹 大地构造背景 

摘      要:成矿学是由矿床学与大地构造学杂交的边缘科学,陈国达教授把成矿学定义为:“从大地构造的角度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机理和在地壳中的时空分布规律,即把矿床学这个相对较狭的领域与大地构造学结合起来,以探索成矿理论的边缘学科。笔者依地洼成矿理论对河南省内金成矿学进行初步的探讨,总结金矿成矿规律,以期为金矿找矿提供新的思路。1 金矿成矿的递进性太古宙,华北地洼区南缘和华中地洼区北缘均处于前地槽阶段。在现华北地洼区南缘,已发育了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夹陆源碎屑岩建造,经后期变形变质作用生成太华群花岗-绿岩系。在熊耳山地穹,来自太华群地层深部重熔的燕山期花岗岩金含量较地表太华群高(王福贵,1992)。太华群为金矿的第一矿源层。在中元古代,现华中地洼区已进入地槽阶段,西官庄-镇平-龟山断裂和木家哑-桐柏-商城断裂之间发育了信阳群火山碎屑建造,具有较高的金丰度值;而现华北地洼区的地区进入地台阶段,在其南缘的坳拉谷环境有大规模的中-基性火山喷发,形成熊耳群火山岩,亦具有较高的金丰度值,他们组成了省内金矿的第二矿源层。中晚元古代或早古生代,在桐柏山地区发育了一套中基—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少许沉积岩夹层,构成了省内的第三矿源层(彭万夫,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