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中—新生代构造热事件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of Meso-cenozoic tectonic-thermal history in Sartai depression, Yabrai Basin作者机构: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甘肃酒泉735000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21
出 版 物:《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5年第46卷第8期
页 面:2974-298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2128)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资助项目(BJ08133-1)
主 题:磷灰石裂变径迹 中—新生代 构造热事件 萨尔台凹陷 雅布赖盆地
摘 要: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方法,探讨分析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中—新生代构造热事件发生的径迹年龄(AFTA)和长度(AFTL)分布特征,并通过反演法建立热史模型,恢复构造热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能至少经历了3期隆升过程,分别发生在晚侏罗世末期((138.0±10)-135.8 Ma)、早白垩世晚期((116.0±8)-109.3Ma)和古近纪中晚期(52.0-29.4 Ma)。在时间演化上,新河组下段(J2x1)地层在盐场次凹和小湖子次凹具有相似性,但后者地层温度普遍高于前者,尤其在早白垩世,拥有更利于油气生成的地温环境。发生在180.0-146.7 Ma和130.5-100.0 Ma期间的2次增温过程与烃源岩热演化关系密切,地层温度可加热至72.0-135.0℃,是影响油气生成的关键阶段。构造热演化过程的研究为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了新的约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