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四川地区中短期前兆识别、指标体系、预报方法及效能评价研究 收藏

四川地区中短期前兆识别、指标体系、预报方法及效能评价研究

Studies of Precursor Recognition,Indexes,Methods and Their Efficient Evaluation for Medium Short 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Sichuan

作     者:韩渭宾 杜方 易桂喜 刘栋勋 HAN Weibing (Seismological Bureau of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41,China)

作者机构:四川省地震局 

出 版 物:《四川地震》 (EARTHQUAKE RESEARCH IN SICHUAN)

年 卷 期:1999年第Z1期

页      面:3-54页

学科分类: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理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主  题:四川 前兆识别 预报指标 预报效能 相关分析 

摘      要:本子专题在以往几次攻关研究的基础上,以1年时间尺度为目标,对于地震学、地形变、地下流体和地电、地磁等地球物理学科,应用四川地区20多年或尽可能长时间的观测资料,在监测区作全时空扫描,对有震、无震背景开展系统研究,对前兆指标和判定方法的预报效能进行科学评价,研究各种指标的相互关系,力求形成有区域特色的有效的中短期地震前兆指标体系和预报方法。我们曾经借助R-t图,结合震中分布图圈定弱震空区,用D-t图划空段,用带内外频度比确定背景性条带和弱震密集条带,规定过明确的判别指标和预报规则,并用四川1970年7月~1987年的观测资料,讨论过预报效能,得到了肯定的结果。增添1988~1997年的观测资料,继续开展研究,得到大体相当或稍有提高的R值。说明这几种地震活动图象的预报效能比较稳定。关于△D0(△D1)、C(n)、βn、b、η和∑(t)值等地震活动性指标,对于四川地区5个地震带,增添资料前后预报评分R的差值呈以△R=-001为轴的对称分布,53%在[-006,+002]区间内。也可以说,这些指标有大体稳定的预报效能。从物理意义和统计相关分析两个方面研究了若干地震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结论是:地震时间分形D?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