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表生岩溶系统中浅埋藏构造-热液白云岩成因——以四川盆地中部中... 收藏

表生岩溶系统中浅埋藏构造-热液白云岩成因——以四川盆地中部中二叠统茅口组为例

Origin of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hydrothermal dolomite in epigenetic karst system during shallow burial: An example from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central Sichuan Basin, SW China

作     者:刘宏 马腾 谭秀成 曾伟 胡广 肖笛 罗冰 山述娇 苏成鹏 

作者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沉积与成藏分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 版 物:《石油勘探与开发》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年 卷 期:2016年第43卷第6期

页      面:916-92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理学-地质学]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808[工学-电气工程] 08[工学] 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07[工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0813[工学-建筑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0814[工学-土木工程] 

基  金: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主  题:热液白云岩 白云岩储集层 表生岩溶 二叠系茅口组 四川盆地 

摘      要:基于露头、岩心、薄片及地球化学分析,对四川盆地中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茅口组白云岩按宏微观组构可分为镶嵌状细晶白云岩和半自形—自形的硅质细晶白云岩,其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成因分析发现,晚二叠世龙潭组沉积早期,基底断裂沟通不充足的幔源和海源流体进入岩溶系统,与封存的壳源流体不同程度混合;在疏松多孔洞的岩溶系统内,充填的碳酸盐砂云化形成半自形—自形白云石;不充足的幔源热液与先期岩溶系统中流体混合,主要叠合改造先期岩溶系统中形成的孔渗性能优良而热液量相对充足区域,可导致灰岩角砾和围岩白云石化,形成他形镶嵌状白云石;后期因龙潭组沉积增厚使岩溶系统封隔,深部不充足的幔源热液与先期岩溶系统中流体混合,主要叠合改造先期岩溶系统中形成的孔渗性能优良的白云岩,而对较致密的他形镶嵌状细晶白云岩影响较小,从而形成了两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的白云岩。结果表明,白云岩优质储集层和储渗体的形成主要与大陆型早成岩期层控岩溶相关,因此针对中二叠统茅口组的勘探应转变为按岩溶型储集层勘探的思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