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The MR manifest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pathological basis of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
出 版 物:《基础医学与临床》 (Basic and Clin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05年第25卷第6期
页 面:543-54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病理学基础 MR表现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非霍奇金淋巴瘤 影像学检查方法 动态增强扫描 PCNSL 临床病理 病理证实 多发肿瘤 T1WI T2WI 占位效应 肿瘤细胞 细胞大小 病理基础 肿瘤发生 正确诊断
摘 要:目的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CNSL)的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分析1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MR表现。结果13例中单发肿瘤4例,多发肿瘤9例,共计36个病灶。13例病变均累及幕上,其中8例病灶位于深部脑白质近脑室旁。肿瘤平均最大径为3.2cm。T1WI略低信号28个,T2WI等信号24个。28个病灶呈均匀强化。肿瘤水肿及占位效应相对较轻。2例PCNSL行MR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强化均不明显,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缓慢上升型。病理上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细胞质少,细胞核大,染色质颗粒粗,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少见明显的出血及片状坏死,未见钙化,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基础决定其MR增强形态、占位程度以及肿瘤发生部位具有一定特征,运用不同的MR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术,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做出术前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