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我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影响因素综合性评价 收藏

我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影响因素综合性评价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n blood concentration monitoring of theophylline in our hospital

作     者:刘泽辉 张亚同 胡欣 LIU Ze-hui;ZHANG Ya-tong;HU Xin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出 版 物:《中国新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年 卷 期:2016年第25卷第21期

页      面:2514-2520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706[医学-药理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茶碱 血药浓度监测 临床合理用药 因素分析 综合性评价 

摘      要:目的:抽样分析北京医院20年间(1995年—2015年6月)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的数据,为茶碱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医院治疗药物检测(TDM)数据库查阅1995年1月—2015年6月茶碱血药浓度监测患者的病例资料,共统计6 770例次患者的血药浓度数据,并对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6 770例病例结果中,共有3 357例血药浓度在5;0μg·m L;的最适宜的有效浓度范围内。血药浓度平均值为(6.04±0.06)μg·m L;,女性的平均血药浓度略高于男性。在年龄方面,年龄越大,茶碱平均血药浓度越高。在数量方面,茶碱检测数量由2001年1 148例降至2014年29例。在联合用药方面,喹诺酮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烟肼、胃舒平和多潘立酮等药物对血药浓度有影响。结论:我院茶碱用药监测例数逐年下降,茶碱血药浓度范围控制在正常区间较低值范围内,茶碱使用较为合理。按照不同给药剂量的血药浓度结果,0.125 g单次剂量给药,能保证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性别不同的患者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低血药浓度的茶碱类药物(5;0μg·m L;)能有效治疗激素抵抗并具有抗炎作用。根据性别、年龄和单次给药剂量,建立了血药浓度综合性评价方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