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酸性矿山废水影响河流悬浮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价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in suspended solids in a river affected by acid mine drainage作者机构: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材料与环境学院珠海519085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工程技术学院珠海519085
出 版 物:《环境化学》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年 卷 期:2016年第35卷第11期
页 面:2315-232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基金(831783)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K11B03)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16003ZL)资助
主 题:悬浮物 重金属 酸性矿山废水 浓度分布 矿物特征 潜在生态风险
摘 要:受酸性矿山废水影响河流水体与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评价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而缺乏对这类水体悬浮物重金属污染研究.选择受广东大宝山采矿废水影响的横石河为研究对象,研究该河流悬浮物中6种重金属元素(Mn、Cu、Zn、As、Cd和Pb)的浓度空间分布,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结合悬浮物组分SEM/XRD表征来进一步解析污染特征及迁移转化机理.结果表明,横石河悬浮物重金属污染严重,主要来源于大宝山采矿废水,Mn、Cu、Zn、As、Cd、Pb起始浓度分别高达1470、101.6、12169、174.9、412.2、873.7 mg·kg^(-1),且重金属浓度沿程呈逐渐降低趋势,与悬浮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悬浮物中重金属污染处于极强风险等级,单个元素Cd严重污染频率为83.33%,对RI贡献平均超90%,各元素潜在风险大小为:CdZnAsPbCuMn;横石河悬浮物初始矿物成分以施氏矿物为主,随着河流的迁移,其逐渐向更为稳定的针铁矿和水铁矿转化,这种矿物组成及转化决定了重金属的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