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广东省构造体系和煤系分布 收藏

广东省构造体系和煤系分布

作     者:丁松年 

作者机构:广东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 

出 版 物:《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 & Exploration)

年 卷 期:1979年第7卷第4期

页      面:29-36页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主  题:煤系 中生代 含煤地层 中生界 地质年代 大地构造 构造体系 构造系统 褶皱 地质构造 含煤区 赋煤带 前泥盆系 凹陷带 山字型构造 华夏式构造 东西 广东省 

摘      要:广东省地处东亚大陆新华夏系第一沉降带、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的西南端,同时又是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和我国南方较发育的南北向构造带纵横穿越的地段。因此,新华夏系构造、东西向和南北向构造是广东境内显示的最为强大和活跃的构造,它们共同组成了广东省构造体系的骨架,对中生代和古生代煤系的分布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一、构造体系与中生代煤系中生代煤系包括上三迭统艮口煤系(小云雾山煤系)和下侏罗统金鸡煤系。中生代煤系发育在晚古生代凹陷和一些较老地层的结晶基底之上,显示为断陷带的产物。这些断陷带由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