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湿温病证治
作者机构:国营第755厂职工医院
出 版 物:《湖北中医杂志》 (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1989年第3期
页 面:42-43页
主 题:湿温病 表里 秋呆子 湿浊内停 三仁汤 祛湿利水剂 三焦 六腑 黄连 川连 清热燥湿药 温服 半夏 止吐药(中药) 川朴
摘 要:湿温病多发于夏秋之交,因阴雨连绵,日气煦煦,天署下逼,地湿上蒸,暑热地湿,弥漫空间,人生活在气交之中,每每发病。若平素阳虚,脾胃运化失职,或恣食生冷、膏架厚味,或劳倦饥饿,脾胃受病,湿浊内停,又因贪凉露宿,内外合邪,则更易感邪气而致病。但以湿浊内停,弥漫表里上下,阻滞三焦为病理特点。湿温病的临床特征为身热不扬,午后为甚,头昏重,胸闷,腹胀体倦,纳呆或恶心,大便或干或溏,小便短赤,口干不欲饮或饮亦不多,口苦或甜,舌苔厚腻,脉濡而缓。湿为阴邪,寒水之类也,其性重浊粘滞,若热与湿合,湿热裹结,湿郁热炽,热蒸湿助,就会弥漫表里,充斥三焦。三焦为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