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长江中游地区第四纪红土的二元结构及古环境意义 收藏

长江中游地区第四纪红土的二元结构及古环境意义

DUALISTIC STRUCTURE OF THE QUATERNARY RED CLAY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

作     者:魏骥 胡雪峰 许良峰 姜伟 孙为民 汪洪波 Wei Ji;Hu Xuefeng;Xu Liangfeng;Jiang Wei;Sun Weimin;Wang Hongbo

作者机构: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200444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出 版 物:《土壤学报》 (Acta Ped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0年第47卷第5期

页      面:826-83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971126和40771093)资助 

主  题:长江中游地区 第四纪红土 粒度组成特征 风积成因 

摘      要: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和湖北两省,选择宜昌、咸宁、常德、长沙、株洲5个第四纪红土剖面,分析第四纪红土的粒度组成特征,研究红土的成因及南方古环境的演变。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第四纪红土的粒度组成呈明显的二元结构:剖面上部(宜昌剖面0~320 cm,咸宁剖面0~220 cm,常德剖面0~270 cm,长沙剖面0~280 cm,株洲剖面0~150 cm)粒度细小而均匀,砂粒含量低,大部分小于1%;粗粉砂(又称风尘基本粒组)相对富集,平均含量分别为34.38%、32.29%、32.48%、31.69%和31.86%。而且土壤样品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与安徽宣城第四纪红土很相似,与镇江下蜀黄土也有明显继承性。这些特性均反映了剖面上层红土的风成特性。但研究剖面下部红土,粒度组成有明显不同:含有砾石,砂粒含量较高,不同粒度组分垂向变化明显,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与宣城红土和下蜀黄土有显著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冲、洪积相特性。第四纪红土的二元结构,反映了研究区域第四纪古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早期红土形成后,因受间冰期湿热气候的影响,多受流水作用改造;而晚期红土更多地受风尘堆积的影响,沉积后虽经过了强烈的原位风化,但仍保留了风尘沉积的特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