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我国古代铸范、红烧土中的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其意义 收藏

我国古代铸范、红烧土中的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其意义

作     者:王永吉 吕厚远 吕海滨 谭德睿 黄龙 

作者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上海 200232 上海博物馆 青岛 266003 上海博物馆 

出 版 物:《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1992年第37卷第4期

页      面:342-345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  题:铸范 红烧土 植物硅酸体 

摘      要:植物硅酸体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经过高温焙烧的古代铸范、红烧土及土器中可以大量保存下来。对于这类难以保存花粉及其它化石遗体的古代遗物中的植物硅酸体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环境、燃料、铸造工艺等许多古文化、古环境信息。 本文介绍的10个考古样品,都已焙烧固结,比较坚硬。焙烧温度估计在600℃以上,分别是:南京六朝五铢钱范(公元420—589年);山西东周侯马陶范(公元前256—770年);河北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