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卷Ⅵ人类遗传学原理 30.人类遗传 收藏

卷Ⅵ人类遗传学原理 30.人类遗传

作     者:James B.Wyngaarden 

出 版 物:《江西医药》 (Jiangxi Medical Journal)

年 卷 期:1988年第4期

页      面:373-37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杂合子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携带者 遗传病 疾病 家系图 纯合子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半合子 囊状纤维化 血缘婚配 人类遗传 遗传性状 

摘      要:认识到遗传因素在人类疾病中的主导作用,是医学发展史上比较晚近的事。有关生物学特性遗传的零星记载,延续达数千年之久,包括人们经常引用的犹太教法典中的一条规定:出生于易出血者家庭中的男性,免于“割礼(包皮环切术),但确切的遗传方式,则是到18和19世纪才开始发现的。18世纪50年代,Maupertuis描述了多指(趾)畸形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世纪初就有几位作者对血友病的X连遗传特征作了报道,1820年Nasse对此型遗传方式作了正式描述。现在称为常染色体隐性的遗传方式,是Adams在1814年报道的,血亲关系的生物学后果,则是Bemiss在1857年首先报道的,1876年,Galton介绍以挛生方法,区分遗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