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南岭地区的地壳演化和铀矿床的形成 收藏

南岭地区的地壳演化和铀矿床的形成

CRUSTAL EVOLU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URANIUM DEPOSITS IN NANLING AREA, CHINA

作     者:田龙赫 

出 版 物:《铀矿地质》 (Uranium Geology)

年 卷 期:1986年第5期

页      面:312-320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709[理学-地质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理学] 

主  题:铀矿床 成矿作用 灰岩 泥质 浅海相 地质作用 浅海环境 南岭地区 基底构造 大地构造 岩体 加里东期 富铀层位 白云岩 碳酸盐岩 碎屑岩 碎屑沉积岩 构造层 上古生界 断陷盆地 地堑盆地 富集 

摘      要:一、区域铀成矿的基本特点南岭地区的铀矿床,习惯上按成矿主岩的岩性划分为花岗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及火山岩型等四种成矿类型。据现有资料,将各类铀矿床共同的基本特点概括如下: (一) 成矿作用的空间统一性南岭地区的铀矿床,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是,不同类型的铀矿床集中分布在加里东隆起带及其边缘、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的不大的地区内,共同组成同一个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