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琐忆 收藏

琐忆

作     者:张铁弦 

出 版 物:《新文学史料》 

年 卷 期:1985年第2期

页      面:104-106页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主  题:吉林 武汉 湖北 七绝 孔罗荪 东北 张凌霄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大光报》 重庆 咏物诗 张杨 

摘      要:我原名张全新,别名有:铨新、全欣、欣斋。笔名有:小秋、秋子(哈市用)、无巢、秋紫(武汉用)、怀霜(1942年重庆《新华日报》刊文,仅用一次)。1913年6月16日生于吉林市。父英林原籍山东惠民(又称阳信县),母周氏原山东胶县籍。我父亲最初在吉林经营小店铺,又兼副业,营利较多,竟能盖了一所临马路的楼房,开了个中型饭铺,九一八后因故破产,而父母也相继病故,我十六岁时便成了个无家可归的孤儿。邻舍张凌霄(吉林高师毕业)知我在中学时代名列前茅,喜好文学,常有来往,遂认我为 世侄 ,并移他家食宿,情愿收养,亲若子侄。我叔不赞成阶级分析,并说,一个人穷是因他不努力,不能埋怨社会云云。他赞成我考理工科大学,不赞成学文学,说: 文与弱相连,文人都是体弱,没有志向。 我的确体弱,多情善感,因为我是商界破落子弟,自叹命薄,没有好前程。1930年春,经张凌霄设法,使我冒名八旗子弟,考上吉林省旗(官)费生,九月随旗费同学奔赴哈市,进哈尔滨大学预科求学(预科三年,正科四年)。每年暑假回家,返校时,常携带些古典文学作品(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