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土侵蚀地区黑垆土的形成、分布和利用 收藏

黄土侵蚀地区黑垆土的形成、分布和利用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laws of the dark loessial soil in the Loess Plateau

作     者:张淑光 Zhang Shuguang(Northwest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cademia Sinica)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 版 物:《水土保持学报》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1988年第3期

页      面:65-73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主  题:碳酸盐 碳化合物 腐殖质层 黑麻土 粘土矿物 粘粒矿物 硅酸盐矿物 黄土侵蚀 黑垆土 旱作土壤 人工覆盖层 

摘      要:黑垆土是我国西北黄土侵蚀地区主要的地带性土类,也是一种古老的耕种土壤。在温暖带草原生物气候条件下,特殊的黄土母质与植被类型,赋予黑垆土深厚的腐殖质层,但有机残体分解较快,土壤朝弱腐殖化与土壤碳酸盐性和隐粘化的成土方向发育。黑垆土腐殖质层厚度80—100厘米,腐殖质含量1.0—1.5%,以胡敏酸为主,全剖面呈弱碱性反应,碳酸盐含量0.5—16.5%,含粘粒8—20.5%,硅铁铝率2.61—2.78,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在黄土侵蚀地区,黑垆土可分为典型黑垆土、粘黑垆土、轻黑垆土、潮黑垆土和黑麻土等亚类。典型黑垆土主要分布在董志塬和早胜塬等黄土塬地,粘黑垆土分布在黄土侵蚀地区南部的洛川塬和长武塬等地,轻黑垆土分布在长城沿线地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