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气井稳定携液之我见 收藏

气井稳定携液之我见

Stable fluid-carrying capacity of gas wells

作     者:赵哲军 刘通 许剑 朱江 杨逸 Zhao Zhejun;Liu Tong;Xu Jian;Zhu Jiang;Yang Yi

作者机构: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出 版 物:《天然气工业》 (Natural Gas Industry)

年 卷 期:2015年第35卷第6期

页      面:59-6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08[工学-电气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07[工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813[工学-建筑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0814[工学-土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水气井井下节流携液机理研究"(编号:51104125) 

主  题:临界携液 稳定携液 气水界面 雾状流 液滴 段塞流 物理模拟 测试 

摘      要:业内对于临界携液流量的认识一直都存在着分歧。以Turner、李闽为代表的液滴携液理论观点认为当气体流速达到一定数值后,液相分散成小液滴被携带走;而以李颖川等为代表的气液两相管流实验模拟者则认为在气井生产过程中雾状流很难出现,气井生产基本上是以段塞流为主,液滴模型无法解释气井实际排液情况。为了还原低压低产气井实际生产状态,基于弗劳德相似准数,以流速相似原理模拟低压、低产井实际生产情况,并开展了相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低压、低产气井实际上存在上雾+下段塞混合流动状态;②上部雾状流携液满足液滴模型计算结果,当气相流速高于临界携液流速则上部可连续带液,否则会导致积液段液量缓慢增加;③下部表现为段塞流,当气相流速高于1.95 m/s,则表现为连续流动,气井基本无积液,当气相流速低于0.195 m/s,则表现为难以流动,气井不产液,面临水淹。实验所得结果与气井实际生产情况相当吻合,可以为气井有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