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试论双王金矿的矿化特征和成矿模式 收藏

试论双王金矿的矿化特征和成矿模式

ON THE MINERALIZED FEATURES AND THE GENETIC MODEL OF THE SHUANGWANG GOLD DEPOSIT

作     者:汪昭祥 

作者机构: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队 

出 版 物:《陕西地质》 (Geology of Shaanxi)

年 卷 期:1989年第2期

页      面:15-26页

主  题:双王金矿 钠长石 矿石 斜长石 含铁白云石 角砾岩带 胶结物 矿化特征 成矿模式 

摘      要:沿山阳—凤县深断裂及其两侧分布的中、上泥盆统地层中的钠长角砾岩带(体),断续长达400余公里。属构造成因,其中双王角砾岩体的形成有隐爆作用叠加。与钠长角砾岩体相伴或作为其角砾的富钠岩石,系热液渗透交代成因的钠长岩,其中毛发状金红石的多寡和不同方向的排列,较清晰地显示了原岩的残留组构 S0、S1和 S2。根据双王钠长角砾岩主要胶结物成分—含铁白云石及少量钠长石,石英的氢、氧、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以及微量矿物、元素的特征,热液来源于地壳深部,且很可能是碳酸岩岩浆热液。双王金矿属“构造—隐爆钠长角砾岩型岩浆热液金矿床,可简称为“双王式金矿。其成矿模式可概括为:南、北古板块的对接和挤压,形成本区的海西—印支褶皱带的紧密线状褶皱和纵向压(扭)性断裂。随后,由于华夏构造的波及,挤压变更为东西向,致使原压扭性断裂向张性转化,形成交代钠长岩—碎裂交代钠长岩—钠长角砾岩。地壳深部富钠、二氧化碳和金的气液流体上涌并胶结了上述角砾岩,形成金矿体。南侧的西坝中酸性复式岩体与金成矿作用无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