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非俯卧位以及大范围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疗效观察 收藏

非俯卧位以及大范围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疗效观察

No face-down positioning and broad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 for idiopathic macular holes

作     者:俞颂平 应佳 蓝淑琴 陈战巧 

作者机构:浙江大学丽水医院 丽水市中心医院眼科浙江省丽水市323000 

出 版 物:《眼科新进展》 (Recent 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

年 卷 期:2014年第34卷第10期

页      面:943-94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基  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编号:2012ZA137)~~ 

主  题:黄斑裂孔 内界膜剥除术 非俯卧位 

摘      要:目的探讨大范围内界膜剥除联合体积分数16%全氟丙烷(C3F8)玻璃体腔填充术后不采用俯卧位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63例(63眼)黄斑裂孔患者,所有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均由同一位手术医师完成,手术采取大范围内界膜剥除、体积分数16%C3F8玻璃体腔填充以及术后不采用俯卧位。手术方式均采用23 G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缓慢注射吲哚青绿(用50 g·L^-1葡萄糖溶液稀释成0.08 g·L^-1)染色内界膜约1 min,内界膜剥除至血管弓附近(直径约8000μm),气-液交换,5 min后进行气体与体积分数16%C3F8交换。术后患者保持阅读位3~5 d,随访6个月。结果 63例(63眼)患者中8例8眼为复发性裂孔(12.70%),距离前次手术1~3(1.3±2.1)a;20例(31.75%)2期,21例(33.33%)3期,22例(34.92%)4期。所有裂孔直径为(517.63±258.27)μm,其中4例裂孔直径超过1000μm。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16±0.18,术后为0.27±0.15。单纯裂孔封闭率100%,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大范围内界膜剥除+体积分数16%C3F8玻璃体腔填充及术后非俯卧位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较以往的玻璃体腔气体填充以及俯卧位的治疗方式更加方便且有效。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