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真实”与“精神真实”:论后现代视阈中的微电影 收藏

“真实”与“精神真实”:论后现代视阈中的微电影

作     者:廖宏勇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版 物:《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4年第36卷第3期

页      面:105-10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13[艺术学] 

基  金:中山大学985工程项目<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创新基地> 

主  题:真实 精神真实 祛魅 微电影 

摘      要:微电影作为高歌现实主义的视觉形式,是影像制造从精英走向大众,从神秘主义走向理性主义的过程产物。微电影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其正身之间无法比较,那么问题的关键就不是纠结真实与否了,而是追问话语者依据哪些规则在建构真实。倡导微电影创作的精神真实就意味着把判定真实的权利完全交给社会主体,从而隔离与意识形态和商业秩序之间的关联,从而达成为视觉理性去蔽的目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