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信息化:现实、规律与人的发展
出 版 物:《求是学刊》 (Seeking Truth)
年 卷 期:1987年第3期
页 面:40-46页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主 题:人口分布 知识分子 信息化过程 循环转换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总产值 财政管理 模式转换 经济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交互效应 资源 人口过程
摘 要:面对迅雷疾电般冲击着当今世界的信息化浪潮,如果从全球角度审视世界科技、经济发展阶段,如下图象便跃然眼前: 一边是,计算机技术与电信技术以网络形式相互结合的信息化在发达国家已不再是一种演绎推理,而是迅速发展的事实。这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曙光,正出现在人类生活的地平线上;另一边是,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过程中,除极少数发展中大国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既无力足踏信息革命的潮头,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又难以有效地控制和利用由发达国家开发的信息技术,而仍在一元结构(以农业为主体)或二元结构(农业──工业)的经济阶段中徘徊,陷于技术落差更大、竞争环境更加不利的境况之中。 我国信息化过程的起点,面对的正是上述失衡的环境。 一、世界与中国:两个指标及内涵的事实。 为了探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信息化过程中的坐标位置,我们首先对两个重要宏观指标进行实证比较: 首先,信息活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较: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已有50%与信息活动有关。据统计, 1984年发达国家电子技术销售额超过32100亿美元(1980年为2000多亿美元)。其中,美国1630亿美元,西欧800亿美元,日本750亿美元,1984年美国信息服务市场交易额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