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地质意义——以川西北中二叠统茅口组为例
Restoration of paleokarst landform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A case from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in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作者机构: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沉积-成藏研究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
出 版 物:《石油勘探与开发》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年 卷 期:2016年第43卷第5期
页 面:689-69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理学-地质学]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808[工学-电气工程] 08[工学] 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07[工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0813[工学-建筑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主 题:四川盆地西北部 中二叠统 茅口组 古岩溶 古地貌 侵蚀槽
摘 要:在沉积与构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残厚法对川西北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区内古岩溶地貌为溶丘平原特征,可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斜坡和岩溶沟槽3个二级岩溶地貌单元。岩溶台地上的溶丘、残丘与岩溶斜坡为最有利的岩溶储集岩发育区,是下一步勘探部署的有利地区。地震剖面显示剥蚀作用导致岩溶沟槽的茅口组顶部地层缺失,岩溶沟槽地层多剥蚀至茅三段或茅二段。岩溶台地地层保存有茅三段或茅四段。横跨岩溶台地和岩溶沟槽的地震剖面显示,北西和北东向侵蚀槽是中二叠世末期基底断裂活动导致的地层差异抬升与侵蚀所致,继承性发展形成了长兴组沉积期北西向的广元—旺苍和北东向的江油—广元海槽。建议重视那些与较深水台洼、台槽毗邻的浅水型碳酸盐台地发育区的地质研究与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