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口地块王坝楚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Petrogenesi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Wangbachu granite from Bikou area,Northwest margin of Yangtze Block作者机构: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出 版 物:《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10年第40卷第6期
页 面:1055-106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理学-地质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206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9610111000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基金资助项目(XDCX08-08)
主 题:王坝楚花岗岩 地球化学 地壳深熔作用 岩石成因 碧口地区
摘 要:目的探讨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地区王坝楚岩体的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构造环境。方法对该岩体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岩相学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该岩石具有高的SiO2(71.55%~72.04%)、Al2O3(14.96%~15.19%)含量,高场强元素(Ta,Nb,Ti,P等)明显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正异常,有弱的Eu负异常;具有高的Sr/Y比值(20.75~42.49)、低Y(Y=8.28~9.13μg/g,平均8.89μg/g)和低的HREE(***=0.49~0.61μg/g)的特征,并具有强分异的稀土元素组成模式(La/Yb)N=20.18~29.41。结论该岩体的时空位置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典型的后碰撞构造环境,可能是在印支期华北和扬子板块碰撞导致地壳加厚的环境下,以砂屑岩为主和角闪岩为辅组成的源区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进行不同程度的混合而成。在增厚地壳的条件下,下地壳角闪岩的部分熔融可能是导致碧口地区缩短增厚—伸张垮塌转换、发生拆沉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