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曝气方式对陶瓷膜分离过程的影响 收藏

曝气方式对陶瓷膜分离过程的影响

Effects of aeration modes on ceramic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作     者:李福建 仲兆祥 邢卫红 LI Fu-jian;ZHONG Zhao-xiang;XING Wei-hong

作者机构: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 

出 版 物:《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a))

年 卷 期:2011年第39卷第9期

页      面:88-9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076102 20806038) 国家863项目(2009AA033005) 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JH07-014)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KJB530002) 

主  题:膜过程 陶瓷膜 膜污染 曝气方式 

摘      要:在膜分离中引入曝气可有效减轻浓差极化和膜污染,提高膜过程分离效率。文中采用实验对比验证和气液二相流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了曝气方式对膜分离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导流板仅在膜通道曝气过程的曝气量为250 L/h时,可维持平均压力增长率为40 Pa/m in,能有效控制膜污染;继续增大曝气量,曝气方式对膜污染控制效果的影响变小;曝气方式对膜面悬浮液质量浓度影响显著,直接曝气使膜面悬浮颗粒质量浓度不断增大,膜面易形成膜污染。气液二相流理论计算表明,对膜通道曝气的膜面气液流速和剪切力是全膜曝气膜过程的2—13倍,并且其气液上升流和下降流分别控制膜通道表面和膜外壁膜污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