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棘轮效应”——基于全国2073个区县... 收藏

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棘轮效应”——基于全国2073个区县的实证研究

The “Ratchet Effect” of National Poverty County's Title——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a Sample of 2 073 Counties

作     者:郭君平 荆林波 张斌 Guo Junping;Jing Linbo;Zhang Bin

作者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出 版 物:《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6年第33卷第4期

页      面:93-10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精准扶贫战略下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减贫能力提升研究"(15CTY048) 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互联网+’战略背景下精准化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一等资助 2015M580180) 

主  题:国家级贫困县 棘轮效应 关联分析 Probit模型 Logit模型 

摘      要:文章利用内地31省(直辖市、自治区)2 073个区县数据,分析了国家级贫困县帽子或身份的路径依赖现象。研究发现,影响最新扶贫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县和双重贫困县择定的因素有所差异,但其共同因素包括八七扶贫重点县身份、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乡村从业人数以及革命老区身份。无论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与否,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均存在显著的棘轮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全国有八七扶贫重点县身份的候选县入选最新扶贫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县及双重贫困县的概率比普通县分别高39%、14%、12.5%;而且此种效应区域差异明显,相比其他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西部地区和山区地带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棘轮效应更大。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利益争夺与政治考量,部分国家级贫困县仍处于深度贫困之中,还有不少国家级贫困县徘徊在脆弱性或不稳定脱贫边缘,以及国家级贫困县调整周期过长、缺乏动态评估体系和退出机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