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苏太猪宰后72 h pH和肉色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收藏

苏太猪宰后72 h pH和肉色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es for Musle pH 72 h Value and Meat Color Traits in Sutai Pigs

作     者:周李生 杨杰 刘先先 张志燕 杨斌 麻骏武 ZHOU Li-sheng;YANG Jie;LIU Xian-xian;ZHANG Zhi-yan;YANG Bin;MA Jun-wu

作者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 版 物:《中国农业科学》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年 卷 期:2014年第47卷第3期

页      面:564-57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基  金: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722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697)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GJJ12234) 

主  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肉质性状 pH 肉色  

摘      要:【目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搜寻与苏太猪肉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及分子标记。【方法】屠宰测定了150头苏太猪的背最长肌和半膜肌72 h pH值(包括72 h pH、45 min至72 h pH下降值)及72 h肉色性状(包括红度a,黄度b,亮度L和主观评分)。利用Illumina猪60 K SNP芯片,对这些个体进行基因型判定,用PLINK v1.07对获得的基因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检出率99.7%、次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0.05、偏离哈代温伯格(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P≤10-5的SNP标记和检出率90%的个体,最终有150个个体和43 760个SNP用于GWAS研究。利用R语言环境下的GenABEL软件包中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每个SNP与性状作关联分析,采用Bonferroni方法确定关联显性阈值。群体层化效应的检测通过QQ-plot的结果展示,它通过比较无效假设关联显著性的分布与实际关联性分布的差异来展示可能的群体结构或者显著关联位点。【结果】1.背最长肌72 h pH和半膜肌72 h pH、背最长肌45 min至72 h pH下降值和半膜肌45 min至72 h pH下降值、背最长肌和半膜肌的72 h肌肉黄度、背最长肌和半膜肌的肉色主观评分与肌肉亮度L性状间均为高度相关,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2.群体层化分析没有发现明显的整体系统偏差,也不存在明显群体层化效应。3.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共有39个SNPs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分布于基因组上的20个区域(≤10 Mb);其中,与pH显著关联的SNPs有17个,除了标记ASGA0082337没有定位在猪基因组序列上,其余16个SNPs分别位于3、4、10、14、X号染色体上;与肉色显著关联的SNPs有22个,它们分别位于1、3、7、10、12、14、15号染色体上;但在背最长肌的红度、亮度和肉色主观评分及半膜肌的亮度和肉色主观评分性状中未检测到显著SNPs。背最长肌和半膜肌的45 min至72 h pH下降值最强关联的SNP位点都为14号染色体上的M1GA0020074和MARC0028756,利用Haploview version 4.2软件开展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位于一个跨度为433 kb的单倍型框内。【结论】在10、14、15号染色体上存在影响多个肉质指标的一因多效的基因位点,显著位点附近的BNIP3、PRKG1和ADRB3等可能是影响这些性状的候选基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